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圖片來源/pixabay
每天早上七點我會在line上推播一則知識音頻,將我的所見所聞與你分享,一年365天,從不間斷。還沒加我Line的朋友,快加我唷。 https://goo.gl/kTLQz1
馬雲曾經說過一句有名的話,叫做:「晚上想想千條路,早上起床走原路。」這句話就是很多想創業的人的寫照。
多少個夜晚曾經想過要創業,到頭來,還是乖乖回去上班了。
關於該不該創業這件事,我本身是抱持著正面立場的,也就是:快去創業吧!
這年代機會太多了,羅胖在2018年底的跨年演講,主題是:「小趨勢。」羅胖給的定義是:影響趨勢的趨勢,帶來改變的改變。
小趨勢是不斷出現的,某個小趨勢你沒看見,很快地你還有下一個,下一個沒看見,你還有下下一個。但是你不能老是裝作沒看見,也許你真的沒看見,但要是你看見了,你總得拼一下。
機會真的到處都是的,光是Youtube跟Instagram,就不知道養活了多少人。
Youtuber是這一兩年崛起的新興職業,從聖結石、HowHow,再到最近很火的理科太太,Youtube養活了一大堆原本可能只是一般上班族的人。
很多破十萬訂閱的Youtuber,其實一開始都是上班族,然後兼職做Youtuber,等到做到起色了,才跳下去做正職。
如果你覺得創業風險太大,你至少可以微創業,也就是利用上班之外的時間,去進行一些微創業。無論是拍影片、插畫、寫部落格….還是其他你感興趣的項目,都可以。等到你做出一點成績了,才跳下去正式經營。
關於創業,羅胖曾經給創業者下一個定義:
創業者不是指擁有一家公司,符合三個條件就都叫創業者。
1.只要試圖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
2.達成更新的協作
3.開拓人類文明的新邊疆,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
所有這樣的人,不管他是一個打工者還是自由職業者,不管他為了公司在打拚還是為了個人在奮鬥,這樣的人我們都稱之為「創業者」。
也就是說,你可以不必真的跳下去開一間公司,一定得做出一個很火的項目、融到資本了,才叫做創業者。
只要你肯不斷迭代自己、去嘗試一些新東西,做一些很少人做的事,讓自己獲得更新的協作,你就叫做創業者。
沒創業不可怕,可怕的是,你除了上班的公司所給的工作之外,其餘的事情你都不去嘗試一下。
知名綜藝主持人吳宗憲,曾經說過一句很調侃的話,他說:「女神,比宅男還多。」雖然這是一句玩笑話,但也是挺寫實的。而且現在,網紅,比女神還多了。
在台灣有三大最多年輕人用的社群,一是Line、二是Youtube、三是Instagram。
只要你在這三個社群平台上面經營一個,做到有聲有色,你是很有可能養活自己的。
也許你很納悶,真的有可能靠經營社群平台就養活自己嗎?答案是肯定的。
知名的網路趨勢大師凱文.凱利,曾經就提出了一個理論,叫做「1000個鐵粉理論」。
這個理論解釋起來很簡單。那就是,你只要找到1000個無條件支持你的粉絲,而且要能夠每個月拿出自己收入的1%來支持你,這樣就算是真正的鐵粉。
想看看1000x%1的收入,不就是10倍的收入嗎。也就是說,如果你找到了1000個這樣的鐵粉,你就能夠過上比一般人還要好10倍的生活。
所以,在社群平台上要怎麼養活自己?其實就是透過發佈有價值的內容,來吸引願意支持自己的鐵粉,當你吸引的鐵粉足夠多,養活自己當然也就不再是難事了。
而且在未來,靠著平台過活的人,肯定越來越多,除了上面說到的Line、Youtube、Instagram,未來可能還有TikTok、Snapchat….等等(我沒說臉書,是因為覺得年輕人越來越少人用了)。
羅胖曾經在跨年演講上,說過一句讓我印象很深刻的話,他說:「很多人看到創新者都會問:你幹的是什麼事,你瘋了嗎?創新者心裡其實在說:你瞎了嗎,這都沒看見?」這句話很有趣,但很真實。
也許很多人看不懂那些整天到處在拍影片、傳照片的網紅,到底在幹嘛?但相同的,他們可能也在想:這麼大的趨勢,你怎沒看見呢?
回到一開始的主題,該不該創業?我自己的答案是肯定的。但是你不一定得去幹一番很大的項目,融到資本了,你才叫做創業者。
你可以先從上班之外的時間,從事一些微創業,先去嘗試一件可以讓你累積的事。
就像羅胖說的,只要達成三件事,你就叫創業者:
1.持續迭代認知
2.更新的協作
3.做一件很少人做的事
你可以不創業,但一定要當個創業者。
這年代機會太多了。你可以偶爾沒看見,也可以很常沒看見;但如果你看見了,你最好嘗試一下。
每天早上七點我會在line上推播一則知識音頻,將我的所見所聞與你分享,一年365天,從不間斷。還沒加我Line的朋友,快加我唷。 https://goo.gl/kTLQz1
每週Youtube發佈新影片,請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》https://goo.gl/X3FS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