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圖片來源/pixabay
每天早上七點我會在line上推播一則知識音頻,將我的所見所聞與你分享,一年365天,從不間斷。還沒加我Line的朋友,快加我唷。 https://goo.gl/kTLQz1
最近我看了《高效努力》這本書,這本書的作者,問了一個問題:「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嗎?」作者的答案是:「不一定。」
除了努力之外,你還要把時間投入在對的地方,用對的方法做事。
《高效努力》這本書的作者認為,假如你的努力很低效,多半是這三個原因造成的。
努力要有效果,歸根究底,你還是必須知道最終想要的是什麼。否則忙了很久,可能最後都是白忙一場。
比方說,最近這一兩年很夯的斜槓青年,很多人可能因為也想成為斜槓青年,就到處兼職,試圖擁有多個收入。
但是斜槓的本質,是你擁有某個專業能力,然後從專業能力去衍伸更多領域,每個領域可以高度重合。
如果不懂斜槓的本質,以為擁有多份工作,就算是斜槓青年了,到頭來,可能付出大量的時間跟勞力,卻仍然沒有競爭力。
所以:努力要高效,你必須知道你真正要的是什麼,然後在夢想跟現實的中間,不斷去獲取你所需的知識,一步一步達成自己的目標。
當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,接下來就是投入足夠多的時間,在這件事情上。
這第二個讓努力低效的原因,就在於沒有清楚地分辨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事情。
也就是說,我們應該追求少數幾個遠大的成果,同時投入足夠多的時間。我們的目標不是花更多的時間工作,而是要對瑣碎的事情說不,並且將注意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。
關於怎樣提升工作效率,傑克·威爾許曾經建議:「寫下明天要做的六件事,然後隔天上班的時候,把這六件事給一一做完,這樣就可以了。」
也就是當你每天都列出六件最重要的事,並且把它做完,你的工作效率就會有顯著的提升。傑克·威爾許是在告訴我們,很多人每天都沒有將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,當你能做到這點,你的工作效率就能變得很高效。
以前我曾經看了《少,但是更好》這本書,這本書給了一個方法,教我們分辨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。
作者說,當你問自己,這件事情是真的重要的事情嗎?如果你的答案不是一個肯定的答案,那它就是否定的答案。
比方說,你問自己,這件事如果不做,會對於達成我的目標造成影響嗎?如果你的答案不是肯定的,或是你還要猶豫、想很久,那麼它就是否定的。
這個方法就是在告訴我們,一定要懂得怎麼放棄。
網路上曾經有一句話說:「很多人太忙了,以致於他們忙到無法思考自己的人生。」這句話聽起來諷刺,但還是有幾分道理的。
這第三個讓努力低效的原因,就在於缺乏讓自己高效的方法。
有句話說: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」雖然這句話每個人都知道,但是卻不一定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。
比方說,你想要寫小說,那麼你是不是去研究了那些暢銷小說有什麼特別的地方?有沒有買一些寫小說的工具書來學習?
也就是說,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努力變得更有價值,就要避免「閉門造車」的思維方式。
小米創辦人雷軍曾經說:「不要以戰術上的勤奮,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。」
這意思是:不要在事情沒有想清楚之前,就盲目的努力,要忙,就要忙對地方,要忙得有價值。
《高效努力》的作者所說的這三個造成努力低效的原因,其實總結來說,就是告訴我們這三點:
1.方向,大於努力
2.懂得放棄
3.學會去找更優的方法論,戰略重於戰術
每天早上七點我會在line上推播一則知識音頻,將我的所見所聞與你分享,一年365天,從不間斷。還沒加我Line的朋友,快加我唷。 https://goo.gl/kTLQz1
每週Youtube發佈新影片,請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》https://goo.gl/X3FS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