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圖片來源/pixabay
每天早上七點我會在line上推播一則知識音頻,將我的所見所聞與你分享,一年365天,從不間斷。還沒加我Line的朋友,快加我唷。 https://goo.gl/kTLQz1
在2002年,美國以伊拉克政府擁有大殺傷力武器,並以支援恐怖份子為由打算與其開戰。但最後卻證明,根本沒發現有殺傷力武器。
同年2月12日,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部長倫斯斐被問及有關的證據時,他說了這樣一段話:「有些事,我們知道我們知道;有些事,我們現在知道我們不知道。有些事,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。 」
這段話後來引來了不少嘲笑。
不過,你可別小看倫斯斐說的這段話,因為他點出了一個超級重點,那就是:「有些事,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。」這是真實發生在很多人身上的。
有時候你知道你自己知道,有時候你知道自己不知道;而有些時候,你連你自己不知道你都不知道。
這種認知上的差異,可以分成四個維度,代表著我們認識自己的情況。
這第一個維度:知道自己知道。是一種很主觀的對自己的了解。
在這個維度裡,你的理解並不一定是正確的。
比方說,有些事,你覺得自己知道了;但是別人卻認為你根本一知半解,你根本什麼都不知道。
很多人常常覺得自己不得志,覺得自己懷才不遇,在大部分的情況下,都是你以為自己已經很懂、很瞭解了,但你的主管可能認為你能力不夠、你還不是那麼懂。
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呢?那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足所導致的。
青蛙想要以管窺天,牠以為牠看到的天空,就是全部的天空,其實牠看到的天空,只是牠眼裡的天空。
這第二個維度,代表著你很清楚的認識自己的不足。
當你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時候,就表示你知道自己應該在哪裡努力,你知道自己還欠缺什麼樣的技能跟知識。
當一個人對自己有這樣的認知:知道自己不知道,他就會主動學習,去補足自己還欠缺的東西。
這第三個維度比較少發生,也就是自己確實知道某些東西,但卻沒反應過來,不知道自己已經知道了那些東西。
當一個人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,他可能需要一些環境的刺激,讓他可以意識到自己是有相關的經驗或知識的。
這第四個維度是指,雖然你需要某些知識,但礙於自己的能力不足、相關經驗缺乏,以致於你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知識。
一個人會成長,通常是經歷了,將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”的認知,轉化為“知道自己不知道”的認知的過程。
最近我看了《卓越密碼》這本書,這本書的作者,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,他說:「人生悲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,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,卻還以為自己已經知道。」
這句話點出了,很多人常常以為自己已經知道,但其實根本不知道的尷尬處境。
獵豹科技執行長傅盛曾經說:「人跟人之間最大的差別,在於認知。」
很多人常常不知道自己不知道,但自己的不知道,在別人眼中可能只是基本常識,當一個人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,代表自己的認知,跟別人根本不在一個層級。
當一個人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”的時候,他根本無法學習、提問,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努力。
只有當你可以將自己的認知轉變為“知道自己不知道”,你才有可能開始學習。
那麼,怎樣才能克服這種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”的悲劇呢?《卓越密碼》這本書的作者,給了四個建議:
1.心態要開放,忘記你的專業
2.多跟你不一樣的人討論和交流
3.找到你的導師和貴人,也許他們一句話就能夠點醒妳
4.行萬里路,看世間百態
很多人很努力的學習,但卻進步很少,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,就在於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”,因為這種情況,會很大程度的影響一個人進步,這種情況會造成一個人努力的方向,可能根本就是錯的。
所以,如果你不想讓自己努力在錯誤的方向,那就要:將自己更多的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”,轉變為“知道自己不知道”。
每天早上七點我會在line上推播一則知識音頻,將我的所見所聞與你分享,一年365天,從不間斷。還沒加我Line的朋友,快加我唷。 https://goo.gl/kTLQz1
每週Youtube發佈新影片,請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》https://goo.gl/X3FS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