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財務自由?


圖片來源/pixabay

每天早上七點我會在line上推播一則知識音頻,將我的所見所聞與你分享,一年365天,從不間斷。還沒加我Line的朋友,快加我唷。 https://goo.gl/kTLQz1

關於財務自由的解釋有很多人有不同的說法,有人說財務自由是指你再也不需要為了金錢而工作,也有人說財務自由是指你再也不需要為了金錢而出售自己的時間。

但是其實財務自由是有公式的,財務自由只有一條公式,那就是:

每月被動收入 > 每月總開銷

當我們滿足了這個公式的時候,就代表我們達成了財務自由。

同時,由這個公式我們可以得到幾個重點。

1.打工上班跟財務自由無關

這是什麼意思呢?由財務自由公式我們可以發現,只有兩個重點,一個是總開銷,一個是被動收入。但是打工上班的收入叫做主動收入。主動收入的意思是,要持續工作才有,如果有一天你再也不工作了,你的主動收入就會停止。

所以很多人工作了一輩子卻始終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無法財務自由,那是因為沒有弄懂財務自由真正的意思。上班工作跟財務自由這件事本身無關。

想要財務自由,我們必須要爭取的是被動收入,而不是主動收入。

2.被動收入才是財務自由的關鍵

什麼是被動收入呢?就是你不必做任何事也會有錢不斷流入的收入,就叫做被動收入。舉例來說房地產的租金,股票的增值等等,都可以算是被動收入。

財務自由最難的在於獲得穩定的被動收入,而被動收入最穩定的來源就是房地產了。所以《富爸爸窮爸爸》這本書的作者才會一直鼓吹大家投資房地產,那就是因為房地產的被動收入非常穩定,不像股票或是衍伸性金融商品,有高風險的特性。

3.上班與財務自由有衝突

從財務自由的公式我們還可以發現一件事,幾乎大多數人上班的目的,都是為了金錢,為了要財務自由,讓自己再也不用為了金錢而煩惱。但是我們可以發現,幾乎每個人花無數個日子的時間,在做的都是跟財務自由無關的事情。

我們出售我們的時間,換取每個月的薪資收入,但是薪資收入根本不在財務自由公式裡面,所以也就無法財務自由。

4.薪水高不代表離財務自由更近

很多人會認為,如果月收入十萬,自己就更接近財務自由,其實這句話並不正確。幾乎每個人在銀行都會有存款帳戶,每個人存款帳戶的金額不同。如果一個人月收入有十萬,這只是代表這個人的存款帳戶增加的速度比較快,並不代表這個人離財務自由更近了。

如果這個人能夠拿多一點的錢去進行投資,增加自己的被動收入,這時候我們才能說這個人離財務自由更近了。


每天早上七點我會在line上推播一則知識音頻,將我的所見所聞與你分享,一年365天,從不間斷。還沒加我Line的朋友,快加我唷。 https://goo.gl/kTLQz1

每週Youtube發佈新影片,請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》https://goo.gl/X3FSST

 

預設圖片
伊森

我是一個每年閱讀超過200本書的:創業者/Youtuber/專欄作家/部落客。

文章: 4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