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樣克服你的知識焦慮?


圖片來源/pixabay

每天早上七點我會在line上推播一則知識音頻,將我的所見所聞與你分享,一年365天,從不間斷。還沒加我Line的朋友,快加我唷。 https://goo.gl/kTLQz1

現在的職場工作者,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學習壓力。因為職場工作者面臨的競爭問題越來越嚴重,舉例來說,隨著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機器人的發展,人類的工作機會進一步的受到了壓縮。

這導致了職場工作者必須往更高價值的工作挪移,而職場工作者需要學習的東西也越來越多。

學習的速度,趕不上我們需要學的知識的增長,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知識焦慮。知識焦慮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的原因就出在於職場工作者的學習速度,遠遠趕不上知識增長的速度。

除了學習的速度趕不上知識增長的速度之外,職場工作者還面臨了一個問題,那就是技能汰換的速度越來越快。

舉例來說,現今的大一學生所學的東西,可能到了大四的時候,就已經完全沒有用了,這個現象可以叫做「知識折舊」。過去的知識折舊可能長達二三十年,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紀,今天的科技發展,已經將知識折舊縮短到了2、3年。每隔2到3年,我們過去所學的東西可能就已經過時,於是我們就必須再學習新的東西。

為了解決知識焦慮的問題,市場上於是出現了知識服務商的公司,例如得到App,或是喜馬拉雅FM…等等,都是為了解決越來越嚴重的知識焦慮的問題。

這類的知識服務商,主要是透過聽的方式,來增加學習的效率,這類的服務主要提供的是碎片化的學習,透過碎片化的學習,來幫助自己獲得系統性的知識,以及加速自己學習的速度。

只要善用這類的知識服務,就可以有效的提升自己學習的效率。

但是要解決知識焦慮的問題,透過這些知識服務商所提供的知識服務,還是不夠。要改善知識焦慮的問題,就必須從學習的方法上面改進。

要提升學習的效率,我們可以進行有目的地的學習,也就是學習能夠解決問題的知識。有目的地的學習,它的意思就是,我們需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,就去學習那方面的知識。

六個為什麼

在解決問題之前,我們需要提問正確的問題,因為只有能夠提出正確的問題,才能夠引導出好的答案。

要有效提升自己提問的品質,我們可以使用「問自己六個為什麼?」的提問法。

舉例來說,如果我們想了解自己為什麼學習的速度這麼慢?

第一個問題,我們可能會問,為什麼學習的速度這麼慢?得到的答案可能是:方法不對,而且知識太多。

第二個問題,我們可能會問,為什麼知識太多?得到的答案可能是:因為篩選不夠,同時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。

第三個問題,我們可能會問,為什麼我們需要學完這些知識?得到的答案可能是,其實也不一定要學完,只要學到其中有用的就可以了,其他的問別人就好了。

第四個問題,我們可能會問,怎樣才能判斷哪些是有用的知識?得到的答案可能是,只要能夠解決問題的知識就是有用的知識。

第五個問題,我們可能會問,我有哪些問題?為什麼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很重要?得到的答案可能因人而異,這個問題牽扯到每個人的價值觀。

第六個問題,我們可能會問,為什麼我必須解決這些問題?

依此類推,隨著我們不斷追問自己六個為什麼,我們能夠得到越來越多的深入思考。

再以這個例子來講,一開始的兩個問題,我們思考的方向可能是學習的方法、工具等等。

到了第三個跟第四個問題,我們思考的方法可能就變成了,如何判斷哪些是有用的知識,哪些是沒用的知識。

到了第五個跟第六個問題,我們思考的方向,就逐漸變成了價值觀層面的思考方式。

總結來說,問自己六個為什麼的過程,會讓我們經歷一個從How怎麼做,再到What做什麼,最後再到Why為什麼要這麼做的過程。養成問自己六個為什麼的習慣,可以幫助自己找到正確學習的方向。

而當我們使用了「問自己六個為什麼」的提問方法之後,我們就能提出比較精確的問題。

知識IPO

但是要解決知識焦慮的問題,除了能夠問對的問題之外,我們還必須做知識的積累。人的記憶是有限的,要克服這個問題最好的方式,就是養成知識輸出的習慣。

《躍遷》這本書的作者古典,提出了知識IPO的概念:

I是指輸入問題:以持續解決問題為目標
p是指解決問題:以整合垮領域知識的方法來找出正確的答案
o是指輸出知識:透過寫作等方式,來讓思想產品化,藉此達到知識積累的效果。

在進行知識IPO之前,我們還必須明白GIGO的概念,GIGO的全名是Garbage in Garbage out。也就是說,如果我們提問了不好的問題,我們也會得到不好的答案,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「問自己六個為什麼」的提問方法,透過問自己六個為什麼的過程,我們可以得到正確的問題。

除此之外,知識IPO的另外一個核心觀念在於以教為學,以教為學的意思是:為了要讓自己輸出知識,所以我們逼自己一定要去找出問題的答案。

藉由知識IPO,我們就能夠逐漸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。

跨界交流

但是除了使用「問自己六個為什麼」的提問法,以及透過知識IPO的知識輸出,為了讓學習效率能夠更進一步的提升,我們還可以進行跨界交流與學習的方式,來加速我們學習的速度。

舉例來說,我們可以加入一些線上讀書會,或是一些學習型的臉書社團,來幫助自己有效學習。

自己一個人學習有好處也有壞處,壞處就是少了交流,常常會陷入一些學習的盲點,而跨界交流與學習,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自己的認知,了解其他人是如何思考相同一個問題。

跨界交流與學習的時候,我們必須盡可能的加入高品質的學習社群,品質越高,我們學習的效率就越高。


每天早上七點我會在line上推播一則知識音頻,將我的所見所聞與你分享,一年365天,從不間斷。還沒加我Line的朋友,快加我唷。 https://goo.gl/kTLQz1

每週Youtube發佈新影片,請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》https://goo.gl/X3FSST

預設圖片
伊森

我是一個每年閱讀超過200本書的:創業者/Youtuber/專欄作家/部落客。

文章: 4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