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316【伊森300字】怎樣在30秒內,給人留下好感?

印度社會心理學家那里妮.安貝迪專門研究非語言行為,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非語言溝通,她曾經在一項實驗中請參與實驗的大學生,藉由一段五分鐘的影片,來分析十三位教授。

實驗結果令人驚訝,例如,這些大學生只需要觀察一位大學教師三十秒,就足以對此人作出評估,由於實驗的重點在於非語言信號,因此短片是以靜音模式播放。

受試者被問及的項目包括影片中的人是否誠實,或是這名教師是否生性幽默。往往一道目光、一個僵硬的姿勢,還是眼睛周圍的抽蓄,就足以讓受試者做出判斷。

根據這個研究,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:那就是一個人透過肢體語言,來觀察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,大約只需要30秒左右。

在1967年,美國加州大學的心理學家,麥拉賓就證明了,在我們給他人的印象中,有7%來自說話(語言信號),38%取決於聲調(近語言訊號),而有55%取決於肢體語言(非語言訊號)。

這個研究也顯示,如果你想給別人好的印象,肢體語言無比重要。

你可能很想知道,要透過什麼樣的肢體語言,才能給別人留下好感,畢竟,你一定不想在一開始,就把人際關係搞砸。

在心理學上,常見的友好肢體語言有:眉毛閃動、傾斜頭部、頻繁地微笑、互相凝視、親密觸碰、鏡像效應、講悄悄話、開放姿勢、移除彼此之間的障礙物、眼睛睜開、頻繁點頭、分享食物…等等。

聽到這裡,你可能已經明白:

想在30秒內,給人留下好感,那麼,你就必須多做一些能夠給人好感的肢體語言。

預設圖片
伊森

我是一個每年閱讀超過200本書的:創業者/Youtuber/專欄作家/部落客。

文章: 4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