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圖片來源/pixabay
每週Youtube定期發佈新影片,請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》 https://goo.gl/X3FSST
人常常是不喜歡改變的動物,成功學常說,人是追求快樂、逃避痛苦的生物;如果你沒經歷到足夠的痛苦,很難驅使人改變。
人到底在怎樣的情況下,才會促使自己改變?我從自己跟兩個朋友的親身經歷發現,人,可能會因三種原因改變。
我大學念的是理工科,還記得考研究所的時候,學得都是電子學、微積分…等科目。這些東西不是學不會,只是實在是興趣缺缺,當時「科技新貴」這名詞正夯,學電子或電機的人才在就業市場上都很搶手。
想到這裡可能就覺得時間過得很快,因為此時最夯的是軟體人才。
大三那年,就在我準備理工科研究所考試的一年後,我做了一個決定,那就是我再也不要學這些令我興趣缺缺的東西;一天晚上,我做了個決定,那就是我要跑去靠商科研究所。
當時的我認為,企管所能讓我佔據一個絕佳位置:出社會之後,既有理工科背景,又能有企管碩士學位,能有這種背景的人實在少有。
所以我把所有理工科的全部教材都丟了,然後開始準備商管所研究所考試,七個月之後,讓我考上了。
考上之後,我明白了一件事,那就是當你對一件事情吃足了苦頭,你最終是會改變的。
我認識的一個朋友,29歲那一年,做了一個決定,她在離職單上寫著:「這世界很大,我想再看看。」然後就跑去澳洲遊學打工11個月,在這11個月裡,她也不是都閒著,她把她在澳洲的所有經歷,都寫在自己的部落格裡,大約過了一年,她回台灣了。
你可能正在想,她浪費了一年回台灣,結果什麼都沒得到。不,她回台灣之後,出了一本書,把她29歲出國旅行的經驗,總結在自己的書裡。
她現在仍然一直在旅遊,之後也又出了幾本書,人生確實有無限多種可能性。
我朋友的例子讓我明白,當你對自己的工作,感到嫉妒倦怠或無聊,你最終也是會改變的。
例如,一個人在職場上坐著日復一日的工作,每天都在說工作很無聊,但又持續忍著繼續工作,直到有一天,他終於受夠了,說了最後一次:「我再也不想這樣了!」此時,他真的想改變了。
我的另一個同學,從大學就開始經營部落格,以前就是無名上的網紅正妹,後來搬到了痞客邦,也成為了痞客邦的千萬級部落客。
她以前總覺得,自己出社會之後,要做的是行銷相關的工作,研究所畢業之後,她做的也是公關跟行銷的工作。但做了僅僅半年,她就跑去創業了,開了自己的品牌服飾店。
為什麼她可以這樣?因為她有一天發現,自己靠部落格賺取的收入,也一樣能養活自己。
我想跟你說的是,當你發現人生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的時候,你原本消極的態度,可能就會轉為積極。
人天生有發掘新奇、刺激的生活的渴望,但有時這種渴望深深地被埋藏在自己的心裡,直到有一天,你自己發現了自己人生的另外一種生活方式,此時,你就會想改變了。
我的這個同學就是這樣,人生並不是一定要按照原本的路走,當她發現自己可以走另外一條路,這樣能夠活得很精彩,她就會改變了。
促使我們改變的因素有三個。
1.當你已經吃足了苦頭
人天生就是個追求快樂、逃避痛苦的生物。讓你吃苦到某個境界,你就會變了。
2.當你對一件事感到極度的倦怠或無聊
嘴上常常說要變的人,一直都沒變;直到有一天你終於受不了,感到自己不變不行,你就會變了。
3.突然發現可以改變
如果有一天,你發現走另外一條路,能夠活得更精彩,你,就會改變了。
—–—–
每天早上七點我會在line上推播一則300字的知識音頻與短文,將我的所見所聞與你分享,一年365天,從不間斷。目前已有5700多人加我了,還沒加我Line的朋友,快加我唷。 https://goo.gl/kTLQz1
每週Youtube定期發佈新影片,請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》 https://goo.gl/X3FS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