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每週Youtube定期發佈新影片,請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》https://goo.gl/X3FSST
(今天是伊森陪伴你的第335天)
你好,歡迎回到伊所欲言,我是伊森。
生活中,我們常會聽到兩種人,一種是行動派,他們常說,別跟我講理論,什麼理論我聽不進去,一切都是行動最重要,凡事先做了再說。
還有一種人是理論派,做事情之前,總是喜歡先用各種理論去分析,也就是計畫通,但是分析了很久,卻可能什麼都沒做成。
那麼,怎樣做才是對的呢?其實,這兩種都不盡然是對的。
我們可以借鑒體驗式學習大師,大衛·庫柏所提出的學習圈,來回答這個問題。
大衛·庫柏提出的學習圈包含四個要素,分別是:經驗、反思、規律跟行動。
具體的作法則是:我們從經驗裡面去反思,在反思的過程中,提煉出規律,最後再用規律去指導我們的行動。
行動派常常說,凡事先做了再說,其實這不太靠譜,我們應該讓規律去指導我們的行動。理論派總是說,凡事先分析再說,這也不太靠譜,因為有些理論會過時,即便你採用的理論沒過時,但沒有用於行動的規律,就是沒有用的規律,最後還是得採取行動才能作出成績。
比方說,郭台銘曾經說:年輕人最重要的是「三對」:入對產業、選對公司,以及跟對主管。
這個道理,是郭台銘總結他的經驗,並從他的經驗提煉出來,他所認為的規律。
大衛·庫柏提出的學習圈,最重要的是提煉規律,提煉規律本身很難,因為多數的人都很少反思,因為反思會消耗很多腦力,所以大多數的人都很少做這件事。
但是規律才是我們學習的核心,沒有規律,就無法指導我們的行動。
以上,就是今天的分享,希望對你有啟發。
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》
https://goo.gl/X3FSST
追蹤我的IG》
https://goo.gl/qiFZQ4
(或搜尋ID:ethano6o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