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(圖片來源:pixabay)
編按:每天早上七點我會在line上推播一則300字的知識音頻與短文,將我的所見所聞與你分享,一年365天,從不間斷。目前已有5000多人加我了,還沒加我Line的朋友,快加我唷。 https://goo.gl/kTLQz1
你或許明明覺得自己很努力賺錢了,但生活品質卻好像沒提高多少;你或許覺得自己很聰明,但工作多年怎麼還是一樣繼續替一個看上去不怎麼英明的老闆工作;你或許一心想追求成功,但成功怎麼好像一直在跟你玩捉迷藏,你永遠抓不到它。
其實,每個人都有獲得成功的潛能,問題出在讓自己成長的方法不對。
一個追求人成長的途徑中,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種階段:
你可能報名了一些課程,買了一些書,你很努力學習,為的就是希望能夠成功。但「努力學習」是最初階的,大部分的人都留在這個階段,更嚴格的說,80%以上的人都留在這個階段。
努力學習是成功的必要條件,但只知道一味盲目的努力,效果可能不太大。
或許你已經看過「刻意練習」這本書了,如果還沒看過,不妨上Youtube看一下我做的五分鐘視頻(https://goo.gl/3fhHUC)。「刻意練習」的最大特徵就是必須有「反饋」,簡單的說,就是讓自己知道哪裡做得不對。
一旦你能持續獲得「反饋」,你就能不斷持續的調整自己。
當你持續地停留在中階,說明你已經超越80%的人了,但要成功,你除了需要持續地耕耘,還必須想辦法讓自己進入前面的5%卓越的人。
簡單的說,高階就是中階+進步指標。
只有刻意練習還不夠,你還需要替自己建立幾個進步指標,進步指標用來衡量你是否進步的依據。當你有了進步指標,你除了能持續獲得反饋之外,你還能持續透過觀察進步指標,來明白自己是否更上一層樓了。
如果你是個部落客,這個進步指標可能是你的每日瀏覽量;如果你是Youtuber,這個進步指標可能是訂閱數;如果你是做產品的,這個進步指標可能是用戶數。
總之,反饋用來明白你哪裡做得不好;進步指標則拿來衡量你把事情做得有多對(你做得越對,就越能反應在進步指標上)。
除了明白這三種階段之外,我們還必須了解,一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,可以處在三種區塊,分別是「舒適區」、「學習區」」跟「恐慌區」。
一件事你已經很熟練了,你待的是「舒適區」;一件事你需要透過不少努力才能做好,你待的是「學習區」;一件事你完全毫無頭緒,不知道該怎麼做,你待的是「恐慌區」。我們要待的不是舒適區,也不是恐慌區,而是讓自己一直待在學習區。
最後,我想傳達的是,無法衡量成效的投入,效果通常是很差的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應該找出自己的「進步指標」。當我們找到了自己的進步指標,我們就要每天觀察它,如果沒有成長,就想想自己哪裡做得不對。
成長就像打怪升級一樣,要獲得顯著的效果,除了努力學習這個基本裝備之外,你還需要兩把神器:一把叫「反饋」神武,用來讓你快速獲得經驗值;一把叫「進步指標」神武,幫助你達到神走位的境界,讓你無論打上中下路,都能輕易QWER,單殺對方。